抑郁症
现在是:2024/5/19 19:46:53
当前位置—>首页—>案例分析


父母,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

作者:  来源:网络  点击率:1069




父母,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

作者 | 周周


  今天我叫儿子起床上学的时候,他低迷地说:“妈妈,我有点不开心。”


  如果是两年前听到这句话,我脑子里会紧张闪过好几个念头:


  他是不是不想去上学?

  他是不是上不了学?

  我该怎么去应对?


  但现在的我却非常平静,坐下来问他: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?


  他说:脖子有点不太舒服。


  于是我陪他一起做深呼吸和按摩,慢慢地,孩子变得轻松平静。


  说完,就从床上爬了起来,随后早餐胃口大开,开开心心上学去。


  这种从容愉悦的氛围,在以前我是不敢奢望的。


  1 


  不接纳孩子的本质,
是亲子关系不和的根源


  我的儿子很特别。


  首先,他是难养型孩子,适应环境很慢,情绪变化激烈。


  其次,由于有两年不在我身边,他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。焦虑到,上幼儿园可以哭几个月,无法参加任何兴趣班,原因是会哭着想妈妈。


  原以为给足更多的陪伴和安抚就会好转,没想到入小学才是最大的噩梦,他的哭闹变成歇斯底里的反抗,甚至向我们求饶:


  学校很可怕,请不要让我去那里。


  我感到无比挫败:为什么?为什么我日夜陪伴他,却反而让他越来越紧张和害怕?


  带着质疑和不理解,我对他有了很多的指责和不满。


  小小年纪的他,经历了人生最暗黑的一段时光。我们都不知道怎么了。


  我不断读书学习,试图破解这个谜题,并期待老天开恩,给我一个奇迹。


  然而,每次接到老师消息,全是熄灭我信心的冷水:他又没有做好,他又写得不正确……


  于是,我继续纠正着他的行为。


  直到有一天夜里,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小学一年级。当时的我是个不到五岁又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,却要求坐到位子上认真听讲,认真写字。


  我既茫然又无助,身边却伴随着老师的呵斥,我哭得声嘶力竭,却无一人看见我……


  我吓醒了。是的,这是我小学真实的体验,那份对学校的恐惧几乎影响了我三十年。


  醒后的我,终于找到了答案。


  之所以一个智商和注意力全都正常的孩子会如此害怕上学,是出于他对我的忠诚。


  我把自己对学校的恐惧投射到他身上,他完全接受了这个投射,包括对学习的焦虑和恐惧,继而誓死不要去学校,哪怕被人嘲笑是另类。


  很难适应、总是做不好、不被理解和接纳.......


  当时的我不就是现在的他吗?从那个梦以后,我完全改变了对儿子的态度,我学着接纳最本真的他。


  关心他胜过他的学习,陪伴他而不对他有任何要求。


  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,给他无条件的支持,在他感到不安的时候,引导他做情绪的放松。


  渐渐地,他笑容变得更多了,并告诉我有了新朋友。


  虽然学习进展不大,但会和我分享每一点滴的进步,就在昨天晚上,他诚挚地说:我好幸福,因为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妈妈。


  我知道他的安全和喜悦来之不易,但我深信,这份安全会成为他奔向未来的动力。


  我们以为孩子是很难教育的,到现在我深刻理解,一切难点,都来自我们对孩子的不接纳,不认同。


  而一旦找到了自己不接纳的根源,并作出改变,就能治愈孩子,也治愈我们的关系。


  2 

  用爱,疗愈孩子


  最近听了一个真实的故事,有个老师的儿子在3岁确诊自闭,无法和人正常的交流。


  作为母亲,当然是很难过的,但这位老师在难过之后,就是臣服于事实。


  她说: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棵树一样,我接受孩子和别人的品种不同。


  除此之外,她对孩子有一份觉知,她感受到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去灌溉。


  于是从那以后,她每天帮孩子做按摩,并且每推一下,就对孩子说一遍“我爱你”。


  全然付出,却不期待回报。两年后,孩子变得开朗爱笑,可以正常慢慢表达自己的想法,还有了自己的好朋友。


  入学后考验再次来临,连续三年,孩子的成绩都是年级倒数。


  看着妈妈不批评不惩罚,孩子甚至既愧疚又疑惑: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,为什么不骂我?


  妈妈说:


  因为我们曾经是一体的啊!过去你生病了,我愿意陪着你,如今你学习遇到困难,妈妈同样愿意陪着你去体验。


  从那以后孩子卸下了心中的愧疚和负担,反而可以在学习上专注地投入。


  一年后他的成绩一路逆袭,最后成了年级第一名。


  有哲学家说,只有爱能创造奇迹,如果一个人无法体验到自身的价值,无法和他人建立好的关系,只有一个原因,他没有感受到家庭对自己全然的爱。


  而反之,一个孩子即使有个最糟糕的起底,但只要父母跟着他从地平线上一起发力,他就能抛却杂念,去创造奇迹。


  3 


  真正的感同身受,
是陪着孩子一起哭,再一起笑


  最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,叫做《嗝嗝老师》。


  主角奈娜是一个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孩子,喉咙里会不受控制的发出咯咯的声音,并且脖子会跟着向一边抽动。


  由于症状无法自控,她被好几所学校拒绝,理由是影响课堂纪律。尽管最后有学校收留了她,但老师的冷眼和同学的嘲笑依旧让她既委屈又无助。


  父亲觉得有这样的女儿很丢脸,很少关心她。


  但看似柔弱的母亲却成了女儿最坚强的后盾,每当孩子被学校劝退,母亲就会去据理力争,说孩子智力正常,有权利享受平等的教育。


  当女儿沮丧,她就默默陪伴,甚至和她一起流泪。


  女儿终于长大,但在找工作时又屡遭挫折,五年里面试数次,但无人愿意请她当老师,原因是她的病症会影响课堂秩序。


  父亲试图干预女儿的决定,劝她找一份不需要抛头露面的工作,而母亲却力挺女儿,愿意陪着她一起等待机会。


  后来,在入职电话打来之际,女儿欢呼雀跃,母亲喜极而泣。


  这样的一呼一应间,让人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“和孩子在一起”。


  在传统教育里,我们总寻求如何对孩子进行谆谆教导,如何给孩子更多的人生道理,而这位母亲却用最少的语言,最多的理解,帮女儿撑起了一片天,让女儿执着地做自己。


  有句话叫做“万物皆有裂缝,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”。


  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很不易,无论是天然聪慧,还是略显平庸,甚至有某些缺憾和限制;


  只要走出家门,都将孤独应战,去体验风浪,去参与竞争。


  过程中,会有成功的喜悦,更会有失败的忧伤。


  而作为父母,最需要做的未必是教会他们坚强和勇敢,去赢得竞争和他人的好感,而是做他们情绪的接收器,给他们披上爱和安全的铠甲。


  如此,当孩子历经挫折的时候,就不会紧张和害怕,因为他们相信,父母的爱,可以为他们驱逐黑暗。



来源 | 武志红(ID:wzhxlx),尊重原创,本平台旨在分享。


相关阅读:面对孩子的“问题”我们是反应还是回应
 

心灵热线-Tel:0311-69001019  13933184684     

有任何疑问请点击我: qq:395047657  498055474

 

微信公众平台号:xlzxzx0311(请搜索并加关注)可及时收听我们的即时信息

 

求助互动邮箱:xlzxzx2003@yeah.net  

QQ截图20180302104029.jpg





 

  || 友情链接 || 关于我们 || 设为首页|| 加入收藏 || 留言板   

Copyright©2004  石家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中心

心理咨询热线:15354111695 婚恋情感咨询热线:15354211684 邮编:050081 邮箱:xlzxzx2003@yeah.net
设计制作:新华世纪网 维护管理:新华世纪网
冀ICP备11012094号
 
 预约咨询
 业务联系
 在线客服
 在线客服
 在线客服
 在线客服